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牛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謝理發

水墨畫

2020~2020

長:140.8 x 寬:76.4 (cm)

登錄號:2022-01-0056

謝理發,臺北人,1938年出生於大稻埕,筆名謝里法,1959年畢業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,1964年赴法就讀巴黎美術學院學習雕刻,1968年前往美國紐約學習藝術理論與藝術史。2018年榮獲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、國際藝評人協會終身成就獎。
謝理發創作形式多元,包括油畫、版畫、裝置藝術等,作品受國立臺灣美術館、國立歷史博物館、法國國立圖書館、紐約現代美術館等典藏。除了藝術創作,他還跨領域書寫小說、評論、策展,著有多部與臺灣藝術相關的書籍,早年撰《日據時期台灣美術運動史》為臺灣第一本美術史專書,成為建構臺灣藝術史的靈魂人物。其小說《紫色大稻埕》在2016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,為臺灣第一部以日治時期藝術史為主題的電視劇,被譽為臺灣旗艦「大河劇」。

謝理發屬牛,也喜歡畫牛,曾舉辦台中港區藝術中心「素食年代─牛的四頁檔案:謝里法個展」、國父紀念館「牛犇牛─謝里法畫展」等以牛為主題的畫展。他曾說當他在畫牛時,彷彿在與牛對話,牛是他的創造,他為牛說話,但同時牛也向觀畫者為謝理發代言。牛是謝理發在故鄉臺灣的記憶,當他在美國的電視上看到牛時,牛常常勾起他的鄉愁。他在牛圖裡找到了自己的牛性,也常將牛與臺灣人的民族性對照,想像牛用沉重的身軀,在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痕,表達強烈的感情。八十多歲的謝理發,看著臺灣由農業社會走入工業社會,牛在這段時光裡為人們任勞任怨地耕作,如今卻如流浪犬般被人遺棄,感慨於牛的命運,他立志要把牛畫得像神,使牠的頭上發出層層光環。與牛相伴多年,謝理發發現,他把牛越畫越大,畫出牛的腳印,也畫出生命的神采,有時候不知道要畫什麼,不知不覺就畫出了牛。

謝理發的牛系列作品多以水墨、油彩、壓克力等不同媒材呈現,表現風格大膽而豐富,充滿個性。不過,這次展出的《牛》是以最簡單的水墨繪成,在構圖與用色上都極為內斂,但卻能感受到畫家以最誠懇的心情,將牛最樸實、刻苦的身影,如素描般一筆一畫的紀錄下來。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